Search

【槓鈴處方導讀專題講座】
報名連結:
  • Share this:

【槓鈴處方導讀專題講座】
報名連結:
http://tinyurl.funpoint.com.tw/86CB4

或許,中老年人該如何運動這件事,比大部分的人想像得要複雜些。
過去的認知認為,年紀大了就要服老,年輕時追趕跑跳碰的運動方式都已經變得危險,逐漸佝僂的身形與蹣跚的腳步,讓大多數的人覺得運動已經不是老年人應該接觸的東西,取而代之的是走路、放鬆、伸展、甩手等輕鬆的活動,這些活動或許讓人遠離了靜態的生活方式,但是對於抵抗老化來說,似乎顯得杯水車薪。
在一些探索和嘗試之下,老年人身體對運動的適應性逐漸被發覺,人們發現原來老年的身體仍然具有一些能夠運動的潛力,因此各種運動方式,長跑、騎車、游泳、球類、健行甚至挑戰山岳,開始變成許多長輩的愛好,而這些探索當然也讓一些人更近一步地提升體能,找到活力。
這段嘗試當然帶來了不少進步,「有動總比沒動好」的現象,讓人一再的以為找到了抵抗人體退化的金鑰,偏偏每一種方法都看似有效,效果卻也都有明顯的限制,這是因為在不運動到運動的過程裡,人們忘記自己想要提升的其實是人體的運動能力,以抵抗老化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退化現象,而不是精熟某種專項的運動技術,把中老年人訓練成長跑選手、網球選手、游泳選手或是舉重選手,當然能夠幫助他們提升「一些」身體能力,但是,這些運動方式往往不是過於激烈,就是過於偏食,有時候似乎回應了身體的某些需求,有時卻又好像忽略了重要的問題。即使動用了非常專業的專項運動訓練技術,大部分的時候都變成一個讓中老年人逐漸適應專項運動的過程。換言之,訓練的目標變成「提升某種運動表現」,而非「提升人體運動能力」。
「槓鈴處方」這本書,外表看似只是另一本運動書籍,但卻與大多數的運動書有著截然不同的出發角度,這本由醫師與肌力體能教練所合著的書籍,先是鉅細彌遺的分析老化的過程,然後用科學的方式逆向推出扭轉這些退化的最有效方法,最終才發現對「身體施予系統性的壓力刺激」是最佳的答案,而且清清楚楚交代了如何進行訓練的具體做法。這不是一本先預設立場,一開始就打算推銷槓鈴課程的運動書籍,這是一個從診斷到分析,從分析到提出解方的知識性讀物,而從閱讀這本書的過程,讀者會理解到自己該如何面對這場一出生就已經報名的抗老化比賽。
2/20,何老師將帶大家導讀並解析這本「槓鈴處方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